砌筑砂浆的性质包括新拌砂浆的性质和硬化后砂浆的性质。砂浆拌合物与混凝土拌合物相似,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。砌筑砂浆和易性指砂浆拌合物是否便于施工操作,并能保证质量均匀的综合性质,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个方面。对于硬化后的砌筑砂浆则要求具有所需要的强度、与底面的粘结强度及较小的变形。
1、流动性
砌筑砂浆的流动性也称稠度,是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。砂浆的流动性用砂浆稠度仪测定,以测定仪沉入砂浆内的深度(单位为mm)表示。沉入深度越深的砂浆,流动性越大。砂浆的流动性应根据砂浆和砌体种类、施工方法和气候条件来选择。砂浆的流动性过大,强度会下降并且出现分层、析水的现象;流动性小,砂浆偏干,又不便于施工操作,灰缝不易填充。所以新搅的砂浆应具有要求的稠度。一般而言,抹面砂浆、多孔吸水的砌体材料、干燥气候和手工操作的砂浆,流动性应大些;而砌筑砂浆、密实的砌体材料、寒冷气候和机械施工的砂浆,流动性应小些。
2、保水性
砌筑砂浆的保水性是指砂浆保持水分的能力。它反应新拌砂浆在停放、运输和使用过程中,各组成材料是否容易分离的性能。保水性良好的砂浆,水分不易流失,容易摊铺成均匀的砂浆层,且与基底的粘结好、强度较高。保水性不好的砂浆,在运输和放置过程中,容易泌水离析,失去流动性,不易铺成均匀的薄层或水分易被砖块很快的吸走,影响水泥正常硬化降低了砂浆与砖面的粘结力,导致砌体质量下降。
砌筑砂浆的保水性用分层度测定仪测定,以分层度表示。砂浆的分层度以10~20mm为宜,分层度过大(>30mm),保水性差,容易离析,容易产生泌水、分层或水分流失过快等现象,不便于施工和保证质量;分层度过小(<10mm),虽然保水性好,但砂浆过于干稠,易产生收缩开裂,影响影响操作和工程质量。
3、硬化砂浆的强度
砌筑砂浆的强度用强度等级来表示。砂浆强度等级是以边长为70.7mm的立方体试件,在标准养护条件下,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28d龄期的抗压强度值(单位为MPa)确定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宜采用M15、M10、M7.5、M5、M2.5等五个等级。
4.粘结强度
砌筑砂浆必须具有足够的粘结力,才可使块状材料胶结为一个整体。砂浆与砌体材料的粘结力大小,对砌体的强度、耐久性、稳定性及抗震能力等都有较大影响。影响砂浆粘结力因素有:砂浆的抗压强度,块材的表面状态、清洁程度、湿润状况、施工操作水平及养护条件等。
常见问题解答 保温砂浆技术哪种好? 答:性价比最高的是EPS板(聚苯板),防火最好的是岩棉板,XPS板(挤塑板)和PU板(聚氨酯)和PF板(酚醛)最好达到B1级(和聚苯板一样),但是合格产品价格偏高,不适宜外保温大面积推广。至于浆料类(胶粉聚苯颗粒、玻化微珠)保温成本低,效果差。
石材的主要技术性质有哪些?
答:石材(Stone)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设计、幕墙装饰和公共设施建设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石材主要分为天然石和人造石。天然石材按物理化学特性品质又分为板岩和花岗岩两种。人造石按工序分为水磨石和合成石。水磨石是以水泥、混凝土等原料锻压而成;合成石是以天然石的碎石为原料,加上粘合剂等经压、抛光而成。后两者为人工制成,所以强度没有天然石材价值高。石材是建筑装饰材料的高档产品,天然石材大体分为花岗岩、板岩、砂岩、石灰岩、火山岩等,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,人造石的产品也不断日新月异,质量和美观已经不逊色于天然石材。随着建筑设计的发展,石材早已经成为建筑,装饰,道路、桥梁建设的重要原料之一。